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场深层次变革 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

2019-2-23 | 天津热线 | WWW.TJOL.NET

更深层的创新协作,需要市场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来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建仓很满意自己的高大实验室。研发水下机器人需要大型有水实验设施,相较于北京拥挤又昂贵的空间资源,天津明显能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当北京中关村将服务、管理等配套机制全面移植入天津园区后,像“深之蓝”这样的科技企业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土壤。

城市群需要良性的分工合作来形成更健康的城市生态。5年来,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落户河北沧州,曹妃甸示范区与北京完成百余个项目签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津冀展开深度合作……诸多园区和项目实践着科研与高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探索着分工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无论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合作,还是平行产业之间的横向配合,在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京津冀三地合力书写着面向未来的答案。

沿京高速公路从北京驶向河北,收费站的票据信息可以告诉你行政管辖的划分。区域间管理制度的连接,却不会像在高速公路上驰骋那么轻松。京津冀协同发展,更深度的创新需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有“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

2017年2月,位于河北保定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中心整体搬迁至天津东丽区,员工们都很关心搬迁之后的户口问题。

2017年7月,天津公安部门牵头联合人社、教育等部门,主动向壁垒“开刀”,对京冀成建制引进企业、科研单位职工在原企业所在地缴纳的社保,视同在天津缴纳,准予在天津申报成建制落户。员工们成为新政的首批受益人之一。

5年间,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京津冀区域银行业风险分担、支付清算和异地存储互惠互通等进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三地通过自身实践为全国改革创新探路的过程。

改革开放40年,从道路探索到制度设计,观念、体制和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伴随着大国崛起的全过程。我们懂得,墨守成规创造不出奇迹。

京津冀这一片历史悠久的热土,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曾在此写下千古名句。今天我们站在古幽州台上,缅怀前人“念天地之悠悠”的同时,也看到了“前不见古人”的新景象——创新和发展曲线正在把燕赵大地托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

几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张图片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一张女孩儿清秀的侧脸上留下明显的口罩痕迹。从那时起,街上戴口罩的人多了起来,“PM2.5”这样的专业术语进入日常生活。环境问题从心理和生理上双重影响着人们。改善环境,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环境治理的难题在于旧的产能往往一端是经济效益,另一端连接着环境的破坏。过去的发展阶段,为了解决“有无”的问题,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要把旧动能转换成新动能,需要从内心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17年年底,河北“6643”工程圆满收官。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产能6442万吨,压减水泥产能7057万吨、煤炭消费量4400万吨、平板玻璃7173万重量箱,均超额完成压减任务。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在规划筹备阶段,最先启动的项目之一是千年秀林工程,雄安将是一座史无前例的从一开始就以绿色为基调的城市。在城市生态的理念上,我们将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回头路。

环境的改善不仅要转变观念,还需要形成明确可量化的制度作为保障。京津冀要协同发展,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也要协同治理。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制定并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并制定相关问责办法,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必将问责。

在监测能力上,京津冀已经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体系,能够确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传输途径,从而提出较为准确的实施方案。科学家每天驻点开展研究,帮助地方政府提供解决方案,地方政府也搭建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平台,能够有效调动各部门资源,共同开展治理工作。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中,已经形成中长期、短期和临近预报相结合的预警模式,对重污染过程的预报准确率超过90%。

当我们把生态环境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问题是:“蓝天白云保住了,‘饭碗’怎么办?”生态修复、环境改善,并不意味着生产与经济的停滞。去落后产能的同时加紧转型升级,是产业面临的新挑战。

李长前曾是钢城河北迁安的一位钢铁企业主,意识到落后产能不可持续,李长前一直探寻转型升级的路径。他把新成立的三珊科技安放在迁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主业为研发生产的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现在已和北京手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今天的世界,一种工业产品从设计到最终投放市场,其间分工环节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三珊科技只是一个产业链中小的节点,从这个小节点的转型升级可以看到更大的链式甚至网状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排放和污染降低,质量与效益提升,京津冀的产业与环境的相关性正在人们不经意间从负转向正。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京津冀的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模式探索要对全国作出示范。

放眼环球,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腾飞阶段总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无法阻止人们对发展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这股力量驱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从太行山脉向东倾斜到渤海的辽阔平原上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相当于引领着英国与法国人口数总和规模的人群,推进全新理念的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恢宏画卷,这是人类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壮丽史诗。

我们步履矫健,坚定前行。

(本报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组,执笔钟超、尚文超)

1 2 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超 尚文超 编辑:天津热线
天津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加入我们
天津热线 WWW.TJOL.NET
Copyright© 2013-2020 tjo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