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呼吁 :见义勇为认定“国标”应尽快出台

2019-2-22 | 天津热线 | WWW.TJOL.NET

认定标准不统一

救助标准存争议

近年来,“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对见义勇为的质疑。“扶不扶”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呼唤法律的正向引导。

早在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部委联合发起的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经政府核准登记成立。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等为宗旨。

记者采访发现,我国虽然成立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但对于何种行为是见义勇为,在法律层面并不明确。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不明晰、不统一。河北、广东、山东、陕西和北京等地区将“救死扶伤”行为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而其他地区却没有。换言之,同一行为,在甲省可能被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在乙省就可能不被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各地因见义勇为认定而出现争议的情形有多种。有的是因为行为者是未成年人,有的因为行为者平时表现不好。例如,保安与犯罪嫌疑人搏斗受伤,在广东可认定为见义勇为,在四川却不能,因为广东的定性是“法定职责以外实施的行为”,四川是“履行特定义务以外的行为”。

除了对见义勇为的认定存在盲区,对见义勇为的救助标准也有很大的争议。

例如,河南人赵承利在广东清远因抢救溺水者身亡,广东省政府为其家属发放了100万元抚恤金。而同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两个均被当地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的人员家属,得到政府的救助标准却不一样。一家收到政府送来的66万元见义勇为抚恤金,而另一家只有13万元抚恤金,两者相差50多万元。

“这涉及公平问题,一方面,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应该统一,避免同样的事迹,出现你是见义勇为,他可能是故意伤害的局面;另一方面,事后的奖励标准要统一,避免出现见义勇为者作出了同样的牺牲,但在精神抚慰和物质奖励上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市民张宇对记者说。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一位负责人认为,制定一部独立、统一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法,是改变现状的较好途径,“见义勇为人员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地方性法规、规章存在各地不一、体系混乱、立法位阶较低、相互不衔接等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保障。由于缺乏全国性立法,导致各地对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不一,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障力度不尽相同”。

经费机制成掣肘

统一立法需加速

事实上,对见义勇为进行全国统一立法的呼声由来已久。

从1996年开始,公安部多次启动见义勇为的立法工作。但由于涉及管理体制、经费、长效机制建设等问题,见义勇为的立法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3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尽快制定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的提案》,要求统一申请、确定、奖励条件,实现清清楚楚的“国家标准”。

2012年,民政部、公安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但由于这份意见只是政府规范性文件的阶位,在保障落实上存在省、市、县不同的层级,以及政法、公安、民政、卫生、用人单位等诸多部门面临“谁家的孩子谁来抱”和“九龙治水”的执行难题。

2017年3月17日,公安部就《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6章、43条,首先是对见义勇为人员作了明确定义,指不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事迹突出的公民。具体包括5种情形,同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正在实施侵害国家、集体财产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破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为保护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抢险、救灾、救人等。

此外,《草案》首次将“保障”引入法规的命名之中,以区别于“保护”的提法,更符合社会将见义勇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必要保障兜底的诉求。

同时,《草案》除了在子女教育、个人就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之外,相较于地方立法对于伤残者医疗困难的保障,从出于道义的救济、救助上升到了医保“先行支付”、不足部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决”的兜底设计,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保障责任,增强了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的刚性。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公安部的这部经过原国务院法制办审核,有望由国务院作为行政法规发布的《草案》,历时近两年了再无下文。

2017年10月,新颁布的民法总则专门设置了两条“见义勇为”条款,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此,法律人士给予高度评价,民法总则的“见义勇为”条款承载了公众的期待,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会共识。免除见义勇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给救助人或潜在的救助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助于激发更多果断、及时的见义勇为行为。 

制图/李晓军  

1 2 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王阳 编辑:天津热线
天津资讯
聚焦津门
社会博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加入我们
天津热线 WWW.TJOL.NET
Copyright© 2013-2020 tjo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