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尘虽然减少,治霾仍不轻松

2019-4-2 | 天津热线 | WWW.TJOL.NET

“通过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蓝天保卫战的效果非常显著。很多人觉得,只要继续这些调整,蓝天保卫战的前景是乐观的。”彭应登提醒说,虽然环境本底值不是绝对不能改变,但可以降低的幅度比较小。改善空气质量,未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比如为了减少土壤的自然扬尘,就要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生态用地和绿化用地。2019年,北京市计划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彭应登说,虽然北京正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措施,尽量增加绿化,让城市“留白”。“但是从整体来看,北京的城市开发边界太大,建筑用地太多,生态用地还是太少,人类活动程度又太高,减少自然扬尘绝非一夕之功。”

记者了解到,除了调整用地结构,北京还通过南水北调等工程,改善用水结构,补充地下水,增加地表湿度来减少扬尘。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进怀说,从2014年12月27日到2018年底,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42亿立方米,在增加地表水储备的同时,北京还创造性地将南水实验性回补地下水源地,累计向潮白河水源地补水约2亿多立方米。2018年底北京地下水储量增加了9.9亿立方米。

应在整个城市实行精细化管理

此外,北京也在加强对扬尘、雾霾的精细化管控。在平台共享方面,制定全市统一的视频监控规范,各行业工地均安装视频监控并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在部门负责方面,各行业根据工地特点,分别细化、规范扬尘污染管控制度和措施;在信息公开方面,定期曝光扬尘违规违法行为、粗颗粒物浓度与道路洁净度排名等,公示督查和整改情况等。

“这个扬尘管控主要是针对建设工地的,此外,整个城市管理也要走向精细化。”彭应登建议,北京应把治理尘土污染任务从北京市分解到区、街道甚至社区,建立网格式管理。比如家门口不能长期堆放垃圾;人行道上,树坑边不能有裸露的土壤,可以用树皮、渗水砖等覆盖;为避免二次扬尘污染,在有条件的地方,环卫工人打扫时不要用扫帚扫,而是用吸尘器进行清洁作业。

1 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 禾 编辑:天津热线
天津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加入我们
天津热线 WWW.TJOL.NET
Copyright© 2013-2020 tjo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